行业动态
第七届中国(国际)商业航天高峰论坛在武汉开幕
本届论坛首次开展“商业航天最具影响力企业”评选,经组织评选征集、形式审查、网络初评和专家终审,共有15家企业获得2021年度商业航天最具影响力企业”称号。
中国网11月26日讯(记者 谢露莹)25日,第七届中国(国际)商业航天高峰论坛在武汉开幕。论坛以“构建产业发展新格局,开启商业航天新征程”为主题,进一步强化商业航天创新驱动能力、高质量供给能力,推动开展商业航天创新技术、产品和项目的深度研讨与交流合作,加快推动商业航天产业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展现新作为、贡献新力量。
湖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曹广晶,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、党组副书记刘石泉,武汉市人民政府市长程用文等领导出席论坛并致辞。神舟十三号飞行乘组从“太空家园”向本届论坛专门发来祝福。塞尔维亚创新和科技发展部部长奈纳德•波波维奇,科学技术部高新司一级调研员刘艳,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卓超分别致辞。论坛开幕式由中国航天科工党组成员、副总经理刘著平主持。
在本次论坛上,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:中国航天科工)提出了未来商业航天产业发展展望,面向未来规模化、高效化进出空间、利用空间需求,中国航天科工将坚持以固体发动机为主动力,加快推动中大型固体运载火箭研制应用,形成直径系列化、能力梯度化的固体运载型谱。
“十四五”期间,中国航天科工将逐步形成每年执行10次量级的商业航天发射任务,有效补充和丰富快速、经济、灵活进入空间的方式和手段。同时,中国航天科工加强空间基础设施建设和应用,采用多元化投资建设运营新模式,推进行云工程天基物联网系统第二阶段建设,推进以“实时遥感、云化应用、产业主导”为显著特点的航天星云即时遥感共享星座建设,推进全球掩星气象探测星座建设。
2022年,中国航天科工将实现12颗以上卫星研制并发射入轨,面向应急监测、气象预报等多领域提供卫星数据定制化服务,更好的促进空间信息技术赋能国民经济发展,更好的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为了加速推进临近空间太阳能无人机、临近空间浮空器等空间产品研发,中国航天科工推进重复使用空天运输平台关键技术验证试验,为国家空间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有益补充。
据悉,本届论坛由科学技术部、中国国家航天局、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、湖北省人民政府指导,由武汉市人民政府、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、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、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、中国航天基金会、中国宇航学会联合主办。论坛邀请了来自国家有关部委和相关部门、地方政府、有关企业、科研事业单位、社会团体和高校等的100余位领导和专家参加开幕式和主论坛,并在线上举办5场分论坛,国内相关领域专家和来自7个国家的外宾,共同交流研讨世界商业航天产业发展成果及未来发展构想。